|
关锡友:没有系统创新,转型是奢谈! |
发布时间:2015-11-4 10:34:03 浏览次数:493 |
|
口述/沈阳机床集团董事长 关锡友
未来的工业会是什么样?
德国人倡导工业4.0,美国人提出第三次工业革命,如果是这样,就会引起生产方式的变革。现在是知识和信息时代的文明,我们和世界强手站在同一起跑线上,首次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机遇。
作为一个企业不可能都去改变,但你自身要做转型,必须进行系统性创新,才能迎战“互联网+”时代。
从产品到用户
一直以来,我们的企业就是一个制造产品的工厂。所有的资源配置,都是以产品为核心的,比如有管生产的,有管技术的,还有管质量的,唯独就没有管客户的。
每一个企业都应该思考:为什么资源配置全是以自己为核心的?显然在这个时代下已经不合时宜。
沈阳机床为什么要创立优尼斯(United Industrial Services ,定位于工业服务商)公司呢?我意识到一个企业的转型整体做不了,必须像打仗一样突破一个口子,把企业的资源导向用户。为此,资源配置要从以产品为核心向用户转变。
2014年,我把权力交给了年轻的团队,让他们对终端客户进行全生命周期服务,以期适应智能化产品服务方式的革命性改变。
从集权到授权
2008年我接任董事长的时候,我们的组织是正三角,现在则变成倒三角了。
原来的组织是集权型组织,作为企业领导必须充分授权。但是,2014年我们集团出台了一个强行要求文件,叫“营销服务和销售是领导”。也就是谁贴近用户谁最大。这颠覆了原来传统的制度。
现在是互联网时代,信息高度对称。组织内部也是,要把集权打掉,充分授权,把原来的制度取消。自2015年一季度以来,我要求所有的管理部门,凡是出台约束别人的制度全部取消。还有后台部门,如果不知道给市场前线提供什么支持,这个部门一个月内就要被撤掉,因为你不能发挥作用。
从集权到授权,本质就是高度的信任,信任会产生巨大的爆发力。想想看,当你把命运系在他身上的时候,对方的责任是油然而生的。我们就这么干。
老板们不妨试一试,这个办法很有效。
从普通到智能
从原来低级的产品,到我们现在开发的i5智能机床,这可是不小的跨越。
在未来的生产方式中,智能装备是核心。所谓的智能,就是每一种机器都有自己的操作系统,就像我们现在使用的智能手机一样。所以,如果你是生产机器设备的企业,自己拥有独立的操作系统,实际相当于有了独立的思维能力,这是核心问题。
2007年我们开发这项技术的时候,倾注了巨大的财力和精力。未来要迈向工业4.0,最重要的突破就是装备要成为智能产品。
从同质到独特
我是学机床也是做机床的,过去我们各厂家的产品其实同质化非常严重,我们背负着一个很难听的标签叫“复制”。这肯定不行。
在我看来,企业的存在只有一个任务:创造独特性。现在看应该是唯一的任务。哪怕是最致命的缺点也都是你独特的东西。
沈阳机床的独特性是什么?一个是技术。通过技术研发或者技术集成使得产品具有独特的特征,不再同质化。i5上市以后,我可以自豪地说,在中国工业领域内,飞机、汽车行业全部算上,拥有世界领先技术的目前只有沈阳机床,而且几乎不可超越。
另一个是我们的员工。我们组织内部蕴藏着大量的技能好手和优秀的管理者,以业务为中心、以用户为导向,把我们的技能输出、管理输出,颠覆掉我们的功能型组织,在市场端能够建立起我们独特的服务品质,这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。
再有一个就是商业模式,也就是基于i5智能机床诞生的分享模式。
要做商业上的创新,必须把你的劣势变成优势。
从买卖到分享
今年i5在北京参展的时候,因为一个新产品亮相,所有的销售经理都在问定价的问题,我作出了一个让所有人匪夷所思的重要决策:由用户定价。内部人犯嘀咕了:为什么我们自己不定价呢?
定价通常有两种方式:一是成本定价法,通常会把成本强加给用户,这是不对的。而且懂会计的人知道,成本核算是人为制造出来的,所以成本是假象。二是权利定价法。物以稀为贵,一稀少就容易推高价格,你就盈利了。
这两种定价方式,其实都是一种主观行为。我认为,互联网给人们提供的是自由选择权,每个人潜在的意识都是自主选择,不需要、也不希望被人控制,所以,在交易模式上,我们从传统的买卖转变为按时间、按工件、按价值来分享的方式,这称之为U2U模式。也就是说,机床一开机,供应链上的伙伴都会分享到用户不停机所产生的价值。U2U模式在深层次上,应该说改变的是生产关系。
这又一次挑战了权威与传统认知。当新模式出现的时候,人们都不相信,用户也不敢信。不过,用户体验过后才知道这个东西是好使的。
从管理到激励
我看到很多企业的管理,其实就是管控。我认为,靠管控不行,控制要变成激励。
在这方面,我有深刻的体会。许多年前我当车间主任的时候,出台了各种制度,却怎么也管不好,天天查岗,但突然有一天发现工人跑没了。跑哪儿去了呢?原来跑到小树林里打扑克,我就追过去说:你们如果能打过我,我天天和你们干。可他们不知道我是桥牌高手,结果一打就差远了。
管理就是这样,尤其在今天这个时代,原来规定罚款根本不好使。靠天天管,基本上已经没有办法去管理和指挥了。
在我看来,未来一定会出现的是人选公司,而不是公司选人。甚至于,会出现一个人有三份工作,给三家公司同时做事的现象。那么,公司在管理方面有没有灵活的制度和组织去适应之?真正有效的管理,更多的应该是把过去对人的约束变成一种激励。
从培养到发现
对于人才,企业的确需要培养,但我更加认同的是发现人才。其实人才就在我们身边,但总是缺乏发现人才的眼光。
我们过去着重于培养人才,但是这些年的实践经验告诉我,面向未来新经济方式、新生产方式以及新商业模式,组织及个人要真正具备利他思想与分享理念,特别是具备经营头脑极其重要。而这种人大部分是天生的,很难通过组织后天培养出来,因为这不同于技能,技能可以培养。
这无疑需要一个更加开放的环境。如果企业是一个透明的平台,像我们上海研发团队所处的环境,你透明之后他自然就来了。在创新的过程中,也许上帝真的存在,当你执著追求一件事的时候,一定会有人来帮助你。
从国内到国际
国际市场对很多中国企业而言还是空白。我为什么对中国经济有信心,因为机会仍然是有的。
我在德国周边看到,很多小镇上诞生了一个个世界级的企业,产品行销全球,非常让人吃惊。我们在家门口发展肯定不行,人家都能国际化,我们为什么不能?
但是,奔向国际市场的过程非常让人头痛。我们在德国耕耘10年,非常艰难,因为德国的机械制造被全球树为榜样,到现在无人超越。很多人询问进入国际市场的经验,我认为首先是建哥们儿关系,在工作中成为好伙伴,结下深厚的友谊。然后才是文化融合,而不是所谓的整合。为什么要整合人家呢?就好像你去串门要遵守人家的规矩一样,反客为主怎么行?必须是相互地适应。
综上所述,机床行业是最传统最古老的行业,既然我们能这样做,我想你们也能!
来源:中外管理杂志
|
上一篇:
超额宝告诉你,2016理财是该保守还是进取
下一篇:
地板商学院为何物?直教人为之疯狂(内含超级锦囊!)
|
|
|
联系我们 |
|
客服QQ:840573529 业务咨询电话:010-52487360 QQ:593634808 投稿、投诉邮箱:lucky.27@126.com |
|